避秦学之一 后豆瓣时代的书籍记录
上个月底,在自己的豆瓣账号十一周岁之际写过这么一段:“一晃这个新账号也用了十一年,十一年间的各种奇想天外都化作文字的碎片缀成薄薄四五十页的广播。”豆瓣大概是从自己开始独立上网冲浪至今唯一还在频繁使用的站点。加上曾经用妈妈和阿姨账号的时间,少说也浸淫其中十二三年。
虽然近几年在豆瓣上的重点渐渐转移到了发广播读文章上,但最早拥有自己的账号之后也颇认真地做过一段时间的书籍标注。昨晚查看备份数据,发现高中小孩真的蛮闲,可以有大把时间用来寻书读书写短评。后来阅读形式丰富起来了,却仿佛忘记了豆瓣还有标记“已读”功能一般,除了不知道该在哪里管理的漫画和脆皮鸭,变得很少在豆瓣上留下严肃阅读的痕迹。受其影响,影音的记录也渐渐变成了“噢原来还看过/听过,那就补一下标记吧”的模式。
八月底的周日深夜,醒后难再入睡,突发奇想开始研究该怎么统一管理分散的读书记录。読書メーター记录日文,Goodreads上记录英文,iPad图书馆上能看到近期读过的paper,另外还有分散在别处的近千条记录,豆瓣读书基本沦为只有在看漫画時才想起來的存在。那个时候还在抱怨现在豆瓣对于創建新条目的审查流程过于严苛,觉得倒不如把各处的数据导出到本地管理最方便。没想到在接下来的一周内就迎来了读书功能的停摆,账号的大清洗也接踵而至,一周前的戏言成了一周后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去年豆瓣广播全面禁言的时候没有着急,前两个月传闻豆瓣读书要暂停整改,也因为迅速恢复了正常使用没有太多的实感,然而这次的全面清理让人真切看到了头上悬着的那把达摩克里斯之剑。
从使用惯性来讲,一时半会离不开豆瓣是肯定的事。抛开各个平台共通的对于通俗作品的推荐之外,在中文严肃阅读的世界里,尤其是古籍、专业书・专门书等领域,豆瓣无疑仍执牛耳。另外就是这个由大量用户一起构建起来的生态系统实在是让人着迷,永远可以在相关豆列甚至是推荐栏里发现新世界,印证了无论多冷门的领域都有同好的说法。在研究International Criminal Law的时候关注过一位友邻,虽然后来自己换了研究方向,但至今还能时不时从友邻那里了解到一些新的动向,觉得这样的信息交换形式就还蛮适合我这样一知半解又不求甚解的半个门外汉。
结合自己五年多的使用感受而言,読書メーター用来记录日文阅读的确便利,尤其是在管理日常翻过的杂志这个需求上。另外欣赏它特有的“積読本”分类,是那些将读未读之书的完美归宿。不过与豆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个因为用户基数导致的社区活跃度较低,另一个就是在纯文学、翻译书、外文书等方面的明显缺失,这对于多语言阅读者来说是使用上的致命缺陷。
曾经也尝试过利用app来管理阅读记录,不久便宣告投降。一直秉持少碰手机原则的人很难仅仅为了读书而改变使用习惯,自然记录一事也变得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相对于本地管理,或是这几天豆瓣上流行的导出书影音记录在notion上新建workspace的方法,目前还是倾向使用专门的平台来保留记录。抛开各式各样的app,消去法做到最后也只剩下Goodreads可以选择。用之前在传闻豆瓣读书要整顿时申请的小号尝试做了一些日文与中文书籍的管理,发现书目比想象要多,书籍信息的添加与修改也更符合在海外生活的用户的习惯。目前试用看来多语并行也并没有太多不便之处。
广播禁言、小组关闭,都还算是在忍耐限度内,然而这次对于基础功能之一读书的整顿不啻于一个高声的“豆瓣已死”的宣令。将此事做为节点,开始在Goodreads上启用新账号,以誌纪念。在这段表达不自由的时间里,我们需要的是多读多思考。将自己的时间留给阅读、留给思考、留给在其余可能的平台发声。那只大手越是希望统一所有人的思想、消灭所有不一样的话语,就越是证明需要深入独立思考、需要表达的时刻已经来临。
Comments
Post a Comment